DNF手游的云游戏版本

《云地下城与勇士起源》是一款为喜欢DNF手游的玩家打造的云游戏版本,只有几十兆,节省手机内存,低端机也可以流畅的玩耍,与DNF手机端完全一样,数据也是互通的,玩家可以使用微信或者QQ账号进行登录,也可以直接扫码登录去玩耍。

云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是腾讯官方专为地下城与勇士起源(DNF手游)推出的安卓微端云版本,该版本的特点在于安装包体积小、所消耗的内存不大,不会出现手机发烫情况,且支持直接云端更新、免等待进入游戏,主要适用于在设备内存不足、配置低的勇士们!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云游戏无需付费即可畅玩,支持QQ、微信账号登录,数据与官方客户端互通,版本内容以及活动也是同步的。
点击左上角的【选角】

点击想要切换的角色

点击【开始游戏】

等待一会成功切换角色

一、新深渊副本并非是经验值最多的副本,68级前有更好的选择
我们先来看一下测试数据:

如果以“常规通关”结算以上副本来看,“深渊:暴走研究所”当之无愧成为经验值获取第一名。但实际上,当我们在65级将主线剧情做完之后,将会触发隐藏经验值BUFF提升,测试如下:

当我们将主线任务清完,会有这样的提示,这时候再去刷决战阿登高地(卡勒特司令部亦可,经验值相同),普通级与勇士级经验值收益如下:

注:以上数据基于无黑钻、无组队、无成长活力测试结果。
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议?直接赶超新深渊副本经验值,这是因为在达成68级之前,会有“最后的地下城”经验值BUFF,额外奖励数值250%~265%。

(上图为[普通级]决战阿登高地通关截图)

(上图为[普通级]决战阿登高地通关截图)
虽然勇士级通关效率更高(一次性消耗20点疲劳值),但依旧没有普通级经验值收益高。
结论:
在68级之前,没有囤疲劳的角色要想在一周内达成满级,务必就要放弃新深渊这个宝地,那么这个经验值最高的副本就是——[普通级]决战阿登高地(卡勒特司令部亦可)。
要记得,一定不要开启“燃烧疲劳”功能,虽然双倍消耗疲劳值效率更高,但是相比较单次通关,经验值要少了些许,看准剩余疲劳值,最后一把开启“燃烧疲劳”即可。
二、68~70级最优选择
到了68级,将不再享受“最后的地下城BUFF”加成,这时就用到了我们最早统计的“常规通关经验值统计”数据:

这时就体现了新深渊副本的重要性了,我们可以将前90点疲劳全部交给新深渊,然后利用“燃烧疲劳”的功能,将最后10点疲劳值开启燃烧疲劳后,进入冒险级“勇士地下城”。

这样能够将100点疲劳值获取经验值最大化。
在这里统一说明几个问题:
决战阿登高地与卡勒特司令部获取经验值一致;
“勇士地下城”下方4个冒险级副本,获取经验值一致。

三、关于小号抗魔值未达标的情况
在68级之前,进入[普通级]决战阿登高地没有抗魔值要求,这个不用担心门槛问题。
但是在68级之后,上边所提到的“最后10疲劳选择冒险级勇士地下城”,如果达不到33000抗魔值是无法进入的。

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时的改变一下策略,若是嫌麻烦,直接全疲劳深渊即可,或是退而求其次,选择[冒险]克雷发电站副本,记得开启燃烧疲劳。

总结:
囤积疲劳的角色,可以无脑反复新深渊副本,一周内可以达成满级;
没有囤积疲劳的角色,68级前刷完主线任务后,[普通]决战阿登高地是最佳选择,有隐藏经验值提升BUFF;68级后新深渊是最佳选择,最后留10疲劳燃烧疲劳开启,进[冒险]勇士地下城(33000抗魔门槛)最佳;
尽快达成多角色一周内满级是为了周常本更高的奖励,小号刷深渊并非明智之举,要根据自身新深渊票数量来决定一周后(满级后)小号是否继续深渊,毕竟新深渊对于深渊票的消耗还是太大了,很多玩家无法支撑长期多角色同时刷。
1、超mini
几十兆包体抢先玩!
2、高性能
内存极小不发烫!
3、免更新
云端更新免等待!
《云地下城与勇士:起源》云游戏版本,是一次技术对情怀的完美赋能。它通过革命性的云技术,打破了硬件与存储的壁垒,将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阿拉德大陆,轻量化地送到了每一位勇士的手中。几十兆的客户端,承载的是整个青春与回忆。无论你是回归的老兵,还是好奇的新冒险家,现在,就是再次点亮赛丽亚房间灯火的最佳时机!
PK手游(共3386个)
PK是游戏的一大乐趣所在,电脑AI毕竟比较死板,挑战也不够有成就感,而与玩家之间的战斗则魅力十足,惊
进入专区>
云地下城与勇士起源
37.7M / 中文 / 10.0 / v103.4.9.0
王者战神手游官方版
13.4M / 中文 / 10.0 / v1.0.6
dofm飞行棋高阶版
12.8M / 中文 / 10.0 / v3.7.1 最新版
奥特曼之格斗超人手机
633M / 中文 / 7.6 / v13.0.0
WWE2K25网飞版
2.56G / 英文 / 10.0 / v0.836.0
奥特曼之格斗超人安卓版
633M / 中文 / 8.0 / v13.0.0 官方版
热门评论
最新评论